Nature | 望石技术应用案例:VMAT2的转运及药物抑制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 2023-12-12
 浏览次数: 5
2023年1211日,望石智慧研究团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姜道华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研究员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Transport and inhibition mechanisms of human VMAT2”的研究论文,揭示了VMAT2在运输单胺底物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及转运机制。

VMAT2是大脑中最重要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负责将5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等神经递质转运到囊泡中储存,以便受到外界刺激后释放单胺神经递质。目前在临床上,VMAT2作为治疗高血压、亨廷顿舞蹈症等运动障碍、精神性焦虑的药物靶点。利血平(Reserpine, RES)和丁苯那嗪(Tetrabenazine, TBZ)是两种经典的VMAT2抑制剂。从20世纪50年代起,利血平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丁苯那嗪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亨廷顿舞蹈症等多动性运动障碍,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尽管许多研究揭示了VMAT2的生物学和药理学性质,但是对于VMAT2的底物转运机制及药物分子的抑制机制仍不清楚。
VMAT2分子量仅为56 kDa, 利用冷冻电镜解析如此小的膜蛋白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作者通过筛选融合蛋白位点,成功得到性质更加稳定,分子量增大的VMAT2样品用于冷冻透射电镜数据采集, 同时,研究者基于实验密度的形状和BCP点分析JCIM封面文章|望石原创研究成果助力AIDD行业突破数据困境)得到了小分子(三种药物分子及底物5羟色胺)的结合姿态,并且通过分子动力学加以验证, 最终获得了处于胞质朝向、闭塞状态及囊泡腔朝向的不同构象的VMAT2-小分子复合物结构,这些结构代表了VMAT2完整转运循环中的三种典型构象(图1)。在获得复合物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功能实验与分子模拟ACS Omega 封面 | 基于逆合成深度学习模型的药物分子解离速率常数的预测),研究者提出一种底物转运机制:即一个质子通过与底物竞争结合来促进底物释放,另一个质子通过中央腔内部的氢键网络来驱动构象转换。

 图 1. VMAT2结合不同小分子的结构

该研究为理解VMAT2的底物识别、药物抑制、质子耦合转运过程等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得益于结构优势,靶向VMAT2的构象特异性以及亚型特异性的新一代小分子药物筛选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关成果将于后续报道)。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926-4

 

关于望石智慧

望石智慧(StoneWise),是一家AI驱动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型公司。公司旨在利用人工智能开发通用底层技术,通过整合先进的计算与实验室测试体系,实现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的加速、降本和增效。自2018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广泛的商业合作,并支持了多个高难度项目获得临床候选化合物。

  • toolbar
    返回顶部